首页 |
|
小小排污口,是连接着河流与陆地污染物的关卡。江苏省明确提出,要把排污口排查整治作为太湖水环境治理的“牛鼻子”,做到有口必查、有水必测、有源必溯、有污必治,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扎实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天空地”一体化与“大数据”智能化的技术优势,圆满完成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一级排查工作。
空天一体,排污口应查尽查
监测监控公司克服天气、空域、工期等重重困难,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热红外感应技术对江苏太湖流域163条河道及106个湖泊,实施全面“体检”。先后投入62名专业飞行人员、25支作业队伍、9架大型固定翼无人机、16架中型多旋翼无人机及25台套成像荷载设备,打造最强无人机“天团”,对全流域开展拉网式航拍数据采集。利用热红外、亚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高科技手段,对沿河(湖)工业企业聚集区、路桥码头等敏感区、禁飞区进行加密排查。本次排查累计起降作业600余次,成功获取高清原始照片186万余张,排查河湖总长度达6138.4公里,历时19天,高质量完成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数据采集任务。
创新引领,系统化精准摸底
为提升排查质量和精度,公司创新研发了“多模式”排污口解译系统,建成了一套“大数据+人工智能+专家解译”的高效信息解译工作规范流程,可准确、快捷获取排污口、敏感区及其他专题信息,实现解译成果可视化,形成“云上成果一张图”,并与智慧环保大数据中台无缝对接。本次正射影像数据处理量达到46.2TB,解译疑似排污口29875个、敏感区12659个、专项报告45份、专题图110份。
信息融合,大数据智能监管
为进一步助力排污口排查整治,确保“底数”准确,公司建成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系统,全面集成太湖入河(湖)排污口数据、长江入河排污口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直观掌握排污口分布、污染排放、疑似来源以及排口整治等信息情况,同时平台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应用,实现精准溯源和长效监管,为环境执法部门和现场技术人员提供便捷的信息填报和数据监管支撑。
主动作为,高质量增值服务
在保质保量完成一级排查任务后,公司继续选派专业技术团队协助省厅开展现场排查、监测、溯源和分类整治等工作。团队紧盯目标、精心组织、统筹调度,成立现场作业质量控制专项小组,提供专业化技术咨询服务,有序推进各阶段工作进展。自工作开展以来,已编制规范化技术工作指南2套,开展技术指导培训12批次,完成高质量质控报告10份,精准查验问题2108处,为省厅提供现场抽查日报122份。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公司将依托专业的人才队伍、先进的技术装备以及智能化系统平台,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持续推进太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服务支撑,让“太湖明珠”更为璀璨夺目,为高质量推进“水韵江苏”建设贡献环保集团力量。 (通讯员:乔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