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扬州科创教育投资集团(以下简称科教集团)按照“做优科创生态体系、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助力产业科创名城建设”的理念,以构建全方位、综合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抓手,着力集聚信息、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发展新兴经济,培育创新动能,变创新“盆景”为产业“风景”,初步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创新生态链。
一是深耕沃土,着力打造创新发展“新格局”。建成并运营管理创新中心、国泰大厦两大科技产业综合体,以及酷立方、新物种创业工坊两大众创空间,孵化面积近20万平米,实现创新企业、创业人才“拎包入驻”,逐步构建起以科技产业为主导、金融产业为支持、创新服务为保障的双创服务平台。深化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高新区和广陵新城等园区合作,先后招引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上海万得信息、东部湾新材料等项目落户园区,扩大园区招商半径,助力园区“二次创业”。
二是创新理念,着力构筑科创平台“升级版”。坚持对标国内一流创新平台,引入专业化团队合作运营,开展猎头式引商选商,对入驻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设置量化门槛,实行“好中选优”全程动态管理,力求在机制、模式等方面形成比较优势。目前,两大载体已形成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科技服务等为特色的集聚发展格局,累计落户中小微创新企业325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20家、市独角兽(培育、种子)企业2家、海外双创型企业23家,集聚各类创业创新人才3200多人,每年实现开票销售收入20多亿元。
三是汇聚资源,着力培植创新要素“强磁场”。力求以全域视野国际眼光,在更广阔空间吸引优秀创新成果。先后举办GLOWCHINA全球创新者峰会、瘦西湖创客周、七国国际项目路演、创新创业大赛等人才活动,向全球英才发出邀请,筛选出英国布罗德比特钠离子电池、芬兰全自动船和发动机等一批项目落户。主动对接海内外科研院校创投机构,面向全球配置优质创新资源,建设以色列、德国、英国、芬兰四大国际合作平台,成功招引10家海外优质科创企业和15个高端人才创业项目落户创新中心。
四是集成服务,着力实现创业孵育“定制化”。聚力“好地方、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顺应科技幼苗对资源集中配置的内生需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对各类创新服务资源整合优化、精准供给。常态化开展“一咖一课”创业辅导培训会,定期邀请金融机构举办资本聚会,不定期组织各类科技、人才等政策宣讲活动,搭建金融、咨询、人才、政策等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从蝌蚪到青蛙”一站式育成服务。
“十四五”期间,科教集团将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坚持产业科创和科创产业双向发力,以“优秀科创载体运营者、优秀科创企业孵化者、优秀科创项目投资者”为新的使命,聚焦聚力抓落实、科学谋划再出发,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国企使命担当。
一是规划布局产城融合项目。产城融合是将产业升级作为城市更新的核心驱动,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协同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科教集团将参照上海临港集团松江科技城开发模式,与县(市、区)和功能区合作开发产城融合项目,探索国有企业与属地政府在机制创新、产业升级、城市更新、服务集成、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共同增值保值、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的融合和合作,合力打造区域内科创产业高地。
二是做大做强科创产业基金。科教集团现有2亿元规模科创直投基金,已投和即投一批优质项目。下一步,科教集团将增大现有基金规模,聚焦全市科技成长型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以及围绕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引进的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力争设立科创产业投资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面向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三个阶段的高端硬技术开展投资。
三是健全科创和人才的市场化服务体系。科技和人才创新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驱动。下一步,科教集团将发挥国有企业制度优势,坚持以产业需求为靶向,以人才发展为重心,健全全市科创和人才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在发展好集团现有科创业务服务体系的同时,参照山东、浙江、广州、深圳等地做法,在市人才办的指导下,推进成立人才发展集团,设置布局人才招聘引进、人才数据共享、人才精准服务、人才双创投资、人才活动策展、人才公寓建设等核心业务,探索构建“人才+服务+资本+产业”业务模式,提供专业化、市场化、集成化的高效、精准、优质全链条人才服务,让各类人才发挥最大作用,共绘扬州高质量发展“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