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南京禄口机场助航灯光科运行班组负责着机场飞行区内数万盏助航灯具及标记牌机位牌等重要目视助航设施的维护检修工作。他们擦亮着飞行员陆地上的“眼睛”,为每一次飞机的安全起降保驾护航。
快 紧急维修显身手
90后小伙儿陆平,是助航灯光运行班组副班组长,也是“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获得者,他年轻的脸庞下,隐藏着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一天早上,灯光站值班员发现一起坡度灯故障报警,此时正值早航班进港高峰时段,作为飞机降落时重要目视参考设施,坡度灯的故障如果无法排除,势必会对降落造成影响。根据长期的维修经验,陆平判断,该故障是现场灯具失效不亮造成的。情况紧急,时间紧迫,陆平立即与塔台沟通,争取到20分钟的维修时间。他立即组织人员携带工具材料奔赴现场,大伙儿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分工迅速投入“战斗”,忙而有序,衔接顺畅,用时17分钟顺利排除故障,未对航班运行造成任何影响。看着重新点亮的灯光与平安降落的飞机,陆平长舒一口气。“虽然我们战斗在旅客看不到的地方,但能为航班运行安全出一份力,那就值了。”
钻 言传身教共进步
自1990年来到机场,史向东已经在供电系统工作30个年头了。30年的坚守,真正诠释了什么叫“择一业,忠一生”。
老史对助航灯光设备倾注的热情与专注,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每天,他都要把需要处理的设备故障信息反复整理,仔细翻阅说明书,查明设备异常原因,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排故。凭着一股排除万难的钻研精神,老史在灯光站可以称得上是行家里手,只要是他经手的故障,都能得到解决。一年多来,他共参与10余个技术攻坚项目,为助航灯光维修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灯光站员工常说:“只要老史在,我们就有主心骨。”他用自己扎实的功底、严谨的作风和辛勤的汗水,获得了大家的信任和钦佩。
作为科室培训教员,为及时把培训心得和理论知识传授给每位员工,把培训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老史每天都会利用交接班时间,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模拟演练助航灯光突发故障。他的办公桌边,时常活跃着年轻技术人员的身影,无论是理论方法研究,还是现场疑难问题,大家都喜欢向这位有着丰富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的“前辈”请教。
精 创新管理促规范
“只有把可能想到的问题提前设想并做好准备,才可以防患于未然。”这是运行班组成员蔡琰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参加工作5年以来坚守岗位的真实写照。随着机场航班量的增加,目视助航设备设施增多,如何用好管好,他一直在思考和实践。
2018年,助航灯光科信息化小组设计并建设了助航灯光设备管理系统。作为组员,蔡琰与同事们将设备按照“病历化”方式进行管理,从前期方案设计到平台搭建,尽心尽力。平台建成后,他还配套设计了标准化操作手册,用于员工实际操作培训。随着设备系统的不断增加,传统签到巡检方式已无法满足科室工作需要,为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助航灯光设备,在蔡琰的牵头下,信息化小组创新将手机微信作为工作平台,建立全新的设备管理系统。巡检人员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对巡检设备的关键点和运行参数进行记录,管理人员通过现场扫码可快速查看设备巡检情况。同时,系统可通过后台汇总设备信息,做好运行数据异常预警,这大大提升了设备安全运行质量。大家纷纷为蔡琰竖起大拇指,而他只是憨憨一笑说到:“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近年来,南京禄口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助航灯光科运行班组先后荣获2018年度中国民航机场助航灯光电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和2020年度“省部属企业优秀班组”“江苏民航先进班组”称号。新的一年,这支专业而又团结的队伍,将用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更加进取的态度去保障每一架航班的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