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os怎么taptap登陆 > 东部机场
电工岗位“炼”出来的技术能手
发布日期:2021-03-31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盐城机场,有这样一位戴眼镜的“90后”小伙儿:夜深人静时,他走上跑道对助航灯光设施设备进行维修;第一缕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时,他已经在收拾工具,进入飞行区准备航前巡查;太阳落山时,他又开始对设施设备例行检查……踏实认真、勤学善思、吃苦耐劳,是他留给同事和周围人的印象,他就是盐城机场飞行区管理部供电技术创新能手,王益林。

勤学苦练促成长

2013年9月,刚从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不久的王益林,怀着一腔热血,进入盐城机场从事供电及助航灯光维修保障工作。虽说大学期间学过电工电子相关技术,可真正接触到实际工作时,还是有些手足无措。“勤奋是最大的聪明,刻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他始终遵循这一信条,主动向老师傅学习请教,从认识机场复杂的供电系统开始,跟着动手检测、排查,一步一个脚印,积极钻研新技术和新方法,业务水平迅速提升。

与其他行业的供电维修工作相比,机场供电具有鲜明的民航特征,为了能够尽进入工作节奏,王益林在认真研学民航飞行区技术标准、民航助航灯光规程的同时,也从未放过任何可以积累“实战”经验的机会。某天深夜,机坪上寒风呼啸,吹得人脸上如同刀割。为确保灯光系统安全运行,他利用休息间隙,自发与同事们一起维修助航灯光某回路多处故障,出勤10次,持续作业3-4小时。

技术攻关解难题

把平凡的工作当成事业干,一直是王益林的信念与追求。盐城机场T2航站楼有着庞大的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种类、数量繁多,每一台设备背后都有对应的线路空开。航站楼中大大小小的强电间有17间,每一个强电间中有5-8个数量不等的电器柜,每一台电器柜中又有几十条分支线路空开,一楼和二楼分支空开总量达到4000多个。一旦遇到线路故障,维修时需要研究图纸、排查故障,往往几分钟可以解决的故障,在排查过程中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供电安全与否与机场服务质量息息相关,善于钻研、经常琢磨的王益林萌生出制作“T2供电掌上通”的想法:“何不自己开发软件,加强楼内所有的电力电源监控,方便供电管理?”

说干就干,王益林拉上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在工作之余潜心摸索,秉承“全面、准确、高效、便捷”的研发宗旨,将负荷和空开的具体联系以手机软件为载体进行查看和快速搜索,解决行业痛点,让电工人员对候机楼的电源、线路了熟于心。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数据采集和程序编写,终于完成“T2供电掌上通”开发目标,为航站楼用电系统注入新型的智能管理力量。在东部机场集团供电联席会上,盐城机场将该软件进行推介,其创意和功能受到一致好评。2020年,王益林作为骨干参加“华设杯智能交通创新应用大赛”,集体作品《T2供电掌上通》获得团队优秀奖,并获评“盐城市交通技术能手”称号和“盐城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青年科技奖”。

竞赛场上亮绝活

2019年6月,江苏省部属企事业工会和民航江苏安全监督管理局工会联合东部机场集团举办江苏省民用机场助航灯光电工职业技能竞赛。全省9家民用机场均派员参加,可谓高手如林。经过盐城机场内部初赛,王益林脱颖而出,成功与其他2位选手共同代表盐城机场出征。

6年的岗位锻炼,让王益林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但他还是沉下心来,在赛前认真研读相关书籍、文件,一一梳理各方面知识。特别是在中线灯组装和电缆头制作上,反复记忆步骤要领,以高标准、严要求加强练习,一有空就和队友们共同切磋,取优补缺,不断补齐实操薄弱环节。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益林从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个人一等奖、团队二等奖的佳绩,被省总工会授予“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荣誉称号。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熬得住孤独方能等到花开。”在王益林身上,就有这么一种默默无闻却又积极进取的品质。这个在电工岗位上“炼”出来的技术能手,定将与他的同事们一起,为盐城机场的助航灯光事业,发光,发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