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os怎么taptap登陆 > 东部机场
铁肩担重任 热血铸精品
发布日期:2021-05-18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0年7月29日,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正式投运。与沙石钢筋为伍,与严寒酷暑为伴,东部机场集团南京禄口机场扩建办常务副主任潘一平与T1“并肩作战”。他说:铸就精品工程,为旅客创造美好出行体验,再苦再累也是幸福的!2021年,潘一平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一马当先  高效推进工程复工

2017年12月30日,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正式动工。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工期“雪上加霜”。如何尽快实现复工复产,成了压在潘一平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不能再等了,得赶紧把时间给抢回来!”潘一平根据剩余工作量排定工期计划,与各施工单位逐一商定复工措施,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做好疫情防控是复工前的重中之重,经过摸排,各家普遍存在防疫物资缺口较大的问题。潘一平一方面迅速向集团报告,第一时间筹集2000个口罩支援施工单位;另一方面安排人员直接前往南京周边的防疫物资生产厂家进行采购。复工前,共储备口罩18188个、84消毒液692升、酒精500升、测温仪16个,其它各类防疫物资若干,满足复工复产物资需求。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潘一平的带领下,扩建办团队加班加点研究省、市、区各级部门制定的复工复产相关政策要求。在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驻地合理安排隔离区域和体温观测设施,错时错峰复工,实行实名考勤落实封闭管理,制定全面应急处置方案......一系列周密细致的行动迅速得到属地管理机构的认同和批准。2020年2月20日,T1改扩建工程正式复工,为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一着不让  严格监管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是千年大计,也是潘一平的初心与使命。T1改扩建工程建设中,他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不断完善落实质量精细化管控措施,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稳定可控。

有一次,潘一平在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样品时发现,该材料在品牌准入表中要求为进口,但样品产地却是国内。这是国内代工厂还是根本就是两家?秉持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的原则,他进行细致调查,最终发现样品品牌与名单上品牌并无关联,实为“李鬼”。他对施工单位进行严厉批评后,要求其重新送样,确保高质量产品的采用。

2020年4月,潘一平在航站楼内巡查,地面上一道裂痕引起他的关注。根据专业经验判断,这里不应该出现裂痕。他立即联系监理和施工员,对整个安检通道后方区域进行排查,结果发现,由于老楼改造标高限制,该区域混凝土铺设较薄,大量施工材料运输碾压,造成地面多处皲裂。按照时间进度,航站楼内即将铺设橡胶地板,目前这种地面条件无法达到美观效果,但要重新砸开地面铺设混凝土,代价也会相当大。潘一平紧锁眉头,立刻请来设计师对现场情况进行评估,在充分交流和利弊权衡后,他下定决心。为保证航站楼地面呈现的最终效果美观达标,由总包方砸开地面混凝土,重新加厚铺设,在平整的混凝土上进行橡胶地板铺设,航站楼地面最终实现精美的设计效果。

一丝不苟  科技创新精益求精

潘一平深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此,在T1改扩建工程中,他大力推进工程技术创新,着力解决施工难点。

经设计院验算,T1航站楼原结构不满足新规范条件下的安全使用,需要对1400多根杆件进行加固。由于施工杆件密集,人员操作空间有限,整体加固难度非常大。潘一平带领技术人员多次研究论证,创新采用螺栓套管、焊接管箍等方式进行加固,既确保了施工可靠性,同时也保证了结构整体效果美观。

按照正常工序,T1航站楼东立面钢结构必须等人防大厅结构顶板浇筑完毕后再进行施工,按此推算,最快在2019年11月才能实现东立面闭水,会严重影响整体工程进度。潘一平联合技术人员,与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充分沟通讨论,经过综合对比分析,决定采取非常规施工手段,创造性提出东立面半逆作法,最终比原计划提前3个多月完成施工。

截至目前,南京禄口机场T1改扩建工程共受理发明专利2项,获省部级工法4项,国家级优秀QC成果2项,为我国机场航站楼利旧改扩建提供了技术借鉴,创造经济效益约2亿元。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潘一平带领团队,瞄准“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建设,进行积极探索实践,为旅客打造更加安全、便捷、美好的出行体验。

“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种境界,“功成必定有我”是一份担当。T1航站楼顺利投运后,潘一平说:“我已经不记得多少日子没有享受过休息天的安宁,也不记得多少天没有和家人吃过一顿温馨的晚餐,但是望着航站楼内外熙熙攘攘的旅客和他们的笑脸,即便我满身疲惫,心里依然满足!”说完,他又转身投入到T1南指廊改扩建工程的建设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