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os怎么taptap登陆 > 东部机场
勤于耕耘勇创新 潜心科研求精进
发布日期:2021-06-16 浏览次数: 字体:[ ]

他追求事业上的进取,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他习惯节奏紧张的学习、工作,以干劲大、热情高、成绩优异被大家视为榜样。作为南京禄口机场空港物流信息平台研发的牵头负责人,杨爱平时刻秉承刻苦钻研的首创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推动南京禄口机场货运信息化建设和行业发展不懈奋斗。2021年,杨爱平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执着坚守 攻克技术难题

长期以来,民航货邮运输各环节信息处理依靠人工录入,各类台账、交接本应接不暇,一旦出错便需要人工查找。看到繁冗复杂的业务流程、密集重复的劳动,杨爱平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南京禄口机场货运步入信息化。2004年,随着机场货运发展,物流信息化被提上日程,杨爱平得到与中标方IBM团队合作的机会,参与初代物流系统的设计架构工作。

随着物流系统的运行,国外理念架构下的信息系统与机场货运实际操作流程间存在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使系统更“接地气”,那段时间,杨爱平跑遍了货运的每一个岗位,24小时现场跟班调研,全面掌握各环节保障流程和关键点,收集问题、分析数据、设计程序、反复试验......为了一个功能模块的改进,他会废寝忘食,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摸索,家人劝他休息,他却说:“程序开发过程要趁热打铁,稍一放松,思路就会被破坏。”

经过不断开发与完善,“南京机场空港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了国内国际进出港业务操作及管理、财务收费自动结算、现金收费管理、月结收费管理及发票管理等业务功能的建设,实现了信息化引领的业务流程改造,不断优化经营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有效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目前,该系统已向国内近20余家机场推广运用。

锐意进取 助推行业发展

思想是行动先导,创新是发展动力。自投入到物流信息平台的开发以来,杨爱平始终瞄准行业技术前沿,面对荣誉和掌声,他没有沾沾自喜,没有裹足不前,又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目标。

2010年,国家税务“营改增”改革启动,为解决以往人工收费经常发生少收、错收的情况,方便客户及一线工作人员操作,他主动对接税务部门,连续半个月上门沟通协调,与税务部门共同制定相关标准,将“财务管理操作、税控、外部信息接口”服务融入系统。如此一来,不仅做到“颗粒归仓”,更在行业内开创了与税务联动实时开票的先河。2013年,在南京海关的大力支持下,南京禄口机场在全国率先实现与海关数据共享,将“离港电子系统装机单”和“海关无纸化通关”两项功能融入系统,实现与海关报关系统的无缝衔接,使系统将快件操作、货运运行、安全管理、海关管理等功能融为一体,提高了机场货运生产力,也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随着航空物流信息平台在行业内影响力逐渐增大,自2019年起,杨爱平代表东部机场集团成为民航局电子货运专家组成员,参与多个行业标准制定,是航空物流信息交换流程和流程数据标准制定的第一完成人、数据接口标准的主要完成人,协助实现了在航空物流的电子运单、货运安检电子放行、货运业务无纸化操作、智慧物流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成为国内外货运信息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凝心聚力 打造优秀团队

提到杨爱平,团队成员石松涛说:“每一次技术研发,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每当研发出一个阶段性成果,他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与我们分享。我记得有一次,他连续满负荷工作了好几天,脸憋的通红,我们都劝他去休息,他却跟我们嚷嚷着说:‘你们甭管我!’”在杨爱平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团队成员人人“自危”,对工作不敢有半点马虎,他常常鼓励大家:“别人可以做到,我们也可以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先秦散文《烛之武退秦师》中讲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杨爱平“家长”般的严苛,正是为青年员工的成长着想,为智慧机场的未来着想。在他的牵头下,团队设立“一帮一扶”机制,以老带新、带徒传艺,让更多员工取得进步。一系列积极向上的举措,让大家如沐春风,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实操技能,也把精益求精的精髓刻印到了骨子里。

在杨爱平的团队中,大部分是80后,有中专生也有“海归”研究生。身为团队的主心骨,他十分注重各层次年轻人的培养,并为团队里的每一位员工搭台筑梯,量身打造职业生涯发展方案。现在,他们中有的已经能够独立完成“空港物流信息平台”部分手机端APP功能开发;有的成为业务出色的项目经理;有的已经走上科级管理岗位。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优秀团队逐渐成长,势如破竹!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打造智慧机场,是当代空港人的职责。22年间,杨爱平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为货运科学发展、市场竞争提供可靠的信息技术支撑,引领着航空物流的发展。他也始终以工匠的心态,在完善产品的道路上学习着、摸索着、创新着,孜孜不倦,勇往直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