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ptap安卓下载安装 > 宣传工作
百年徐矿 红心向党
发布日期:2021-07-20 浏览次数: 字体:[ ]

徐矿集团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启蒙、煤炭工业改革的先锋,具有93年纯正红色基因传承,是拥有139年煤炭开采历史的特大型省属能源企业。在党的领导下,徐矿以一颗赤诚红心,浴血奋斗、艰苦创业、改革奋进。

在党的领导下,徐矿人坚守红色信仰浴血奋斗

1. 成立江苏工矿企业第一个党支部。1928年8月,中共徐州(铜山)县委派共产党员鹿周继到贾汪煤矿,从事矿区工人运动和组织发展工作。同年9月,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中共贾汪煤矿特别支部成立会议在大泉村召开,鹿周继任书记,江苏工矿企业第一个党支部在徐矿成立,在风雨飘摇的革命年代坚定不移跟党走。

2. 组织工人运动。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徐矿党组织积极领导煤矿工人运动,反抗压迫剥削,争取工人权利。从1928年到1949年,共领导工人罢工斗争10余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928年的“窑木斗争”,1929年的“索薪斗争”,抗日战争时期的“红粮斗争”,解放初期的“废把斗争”等。这些斗争,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日本侵略者和官僚资本家。

3.支援解放战争。1948年11月8日,淮海战役刚打响,中共地下党员、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长官张克侠,也就是著名的“佩剑将军”,与何基沣将军,在原韩桥矿夏桥井宣布起义,徐州矿区成为徐州地区解放最早的地方。贾汪解放前夕,淮海战役总前委谭震林等来到贾汪煤矿,指示负责矿区的两位工程师一切服从前线、支援前线。贾汪煤矿工人、党员王景全迅速组织工人护矿队保护矿山,将财产完整地交给党。在党的领导下,徐矿工人一面恢复煤矿生产,一面支援淮海战役,4万多袋面粉、1辆汽车、1辆摩托车、200多把洋镐等送往前线。他们在不牢河架设浮桥,浮桥被国民党军机轰炸后,不顾安危、冒着严寒修桥,保障了解放军顺利开过。渡江战役期间,徐矿工人支援前线2万多袋面粉、50多万公斤小麦,赶造土造大炮12门、炮弹600发、铁镐铁锚300余件,为战役胜利作出了徐矿贡献。

在党的领导下,徐矿人传承红色基因艰苦创业

1. 开展“百日红”劳动竞赛。1977年,韩桥矿工在党的领导下,首倡“百日红”劳动竞赛,自1977年2月8日到1979年11月4日,韩桥矿持续稳产高产,1000天共生产原煤361.2万吨,超产48.8万吨;综合进尺16.45万米,超进尺1.68万米;上交利润831万元。工作面单产、半煤岩巷单进、全员效率、坑木消耗、上交利润等,均达到全国同类型矿井先进水平,被国务院和原煤炭工业部授予“大庆式企业”“文明生产矿井”称号。

2. 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抗美援朝。徐矿工人迅速掀起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响亮提出“节约一个道钉,打死一个美国兵”的口号,提前1个月13天完成了捐献一架“贾汪矿工号”战斗机任务,4个月超产节约了47亿元(旧币)。

3. 发扬革命精神搞建设。百年徐矿始终传承并坚守纯正的红色基因,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建国以来,屡创行业第一,1956年设计制造出全国第一台煤水泵,1964年设计制造出全国第一台刨煤机,1974年在全国第一个使用国产综采设备,1977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奠定了全国十大千万吨矿务局地位。

在党的领导下,徐矿人发扬红色精神改革奋进

1.率先实行经济总承包。农村农业改革始于小岗村,煤炭工业改革则发端于徐矿。1982年,煤炭工业部初选3个矿务局作为经济总承包试点,徐矿经过慎重考虑,主动申请列入试点,首期5年承包从1983年开始。1987年,徐矿提前76天完成了生产任务,超产257.43万吨,并通过缴纳税金、能源交通基金等使国家得益23774万元,通过增产增收、节支减亏使企业得益10240万元,职工奖金增加2500万元。总承包期间,徐矿在煤炭市场、生产方式、生态修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实行经济承包,老矿充满活力”的做法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

2.率先放开煤价走向市场。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同年7月1日,徐矿与另一家矿务局获国务院批准在全国煤炭行业进行放开煤价试点。放开煤价前,在党的领导下,徐矿围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机建制等做了大量工作,转变了职工“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成功走在全国行业前列,当年被国家六部委核定为全国首批特大型企业。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8年5月28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宣布成立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任命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领导班子成员并颁发营业执照,徐州矿务局运行了39年的工厂制宣告结束,走上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轨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