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徐州市国资委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工集团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政治导航、战略引领、创新驱动、改革支撑,将贯彻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为做大做强徐工集团的重要推手,在工程机械景气度下降的大背景下,实现企业逆势高速发展。徐工机械2021年报亮点频现,在收入与净利润、现金流、研发投入等方面尤其明显,徐工集团实现连续32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历史性跻身全球前三,工程机械龙头本色进一步凸显。
聚焦产权变革,实现珠峰登顶的战略目标
为了使徐工集团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实现“珠峰登顶”,市国资委坚持抓顶层设计,推动徐工有限先后成为“双百行动”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发改委第四批混改试点,制定“混改+整体上市”路线图,完成工程机械板块的资产重组和战投引入,推进徐工有限整体上市,计划将挖机、矿机、混凝土等核心高速增长产业纳入上市板块,借助资本力量完成新一轮蜕变,通过机制的转换实现更大的发展。2021年徐工有限各类主机产销量历史性突破20万台,同比大增16.4%,12类产品强势保持国内行业第一,22类产品销量增幅引领国内行业。其中,公司起重机械、移动式起重机、水平定向钻位居全球第一,塔式起重机跃升至全球第二,道路机械、随车起重机进位至全球第三,挖掘机成长为国内第二、全球第六。
聚焦机制创新,激发释放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徐州市国资委扭住关键,精准发力,2021年在徐工有限全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徐工有限领导班子全部放弃“干部”身份,通过交流转聘成为第一批职业经理人,完成“两书一协议”签订,明确责任、权利、义务。构建以业绩为导向,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经市国资委批准并报省国资委同意,徐工有限施行员工持股计划,制定核心骨干员工持股方案,成功构建包括435名核心骨干员工的持股平台,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管理层和广大骨干对公司发展信心十足、积极踊跃要求追加投资额度,持股人员数量和出资金额较原计划方案做了两轮新增,充分激发了骨干员工的工作干劲和创业激情。好机制激发大活力,2021年徐工机械实现归母净利润56.15亿元、同比增长50.57%,远超收入增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80.73亿元,同比增长189.43%,创历史最好成绩。
聚焦研发创新,心无旁骛发扬“工匠”精神
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市国资委和徐工集团牢记总书记“带领徐工奋力拼搏、力争一流,为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贡献力量”的殷殷嘱托,秉承“坚守主业不动摇”的原则,拒绝盲目主业多元化。经历行业周期轮回,徐工集团与员工不忘初心,苦练内功,勇于创新、持续创新,近年来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组建专门技术团队的同时,年研发投入稳定在销售收入的5%左右,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2021年,徐工机械研发投入达44.52亿元,同比增长18.67%;研发投入占比5.28%,较上年的5.07%继续提升。公司研发人员数量高达2923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达18.88%,人数和占比较上年双双提升。
聚焦党建领航,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徐州市国资委坚持用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好党委在国企改革中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在企业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并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徐工有限制定了党委前置研究重大经营事项清单,并配套建立程序制度,准确界定党委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权限,进一步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不仅保留了红色基因和国企政治优势,还引入了更灵活、更具市场化的民营机制,治理结构更加科学,效率进一步提升。
春风正浩荡,改革正当时。徐州市国资委将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通过试点先行,由点带面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做深做透做实做优,推动徐工集团真正改出活力,改出竞争力,改出示范性,将徐工集团打造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生动亮点,为总书记视察徐工五周年交上高质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