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os怎么taptap登陆 > 港口集团
聚焦“双碳”目标,“绿色”能源助力江苏港口可持续发展
发布日期:2022-06-20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南京港新生圩港区,15台零排放、无污染、低噪音重卡正在有序作业,其中1辆重卡驶往充电桩,在工作人员的娴熟操作下进行着充电。这是江苏省港口集团与国网合作的全省首批15台以电能为动力的新能源动力重卡,每年节约柴油约60万升。

港口水平运输设备多以传统燃油设备为主,油耗高、尾气排放量大,为此,江苏省港口集团组建科技攻关团队开展清洁能源设备的研究与应用,2020年,集团在全省港口企业中率先投入一批新能源重卡用于散杂货作业,其中,煤炭、铁矿石、矿粉、铜精矿等货种作业单耗下降明显。

新能源重卡不仅作业效率高,在节能方面更是“优等生”。投用以来,我们对新能源重卡自卸车运行情况追踪,从作业效率、车辆日常使用率、作业货种差异性、作业能耗、成本支出等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年作业315.28万吨货物,用电49.6万度,能耗量60.97吨标煤,仅为同期内燃自卸车能耗量的17.2%。节能效果明显,每年可减少约1263.17吨CO2的排放。

推广新能源装卸车辆,只是江苏省港口集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聚焦“双碳”目标、推进能源革命的一个缩影。

成立5年以来,江苏省港口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美丽江苏要求,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港口规划、建设、改革、经营全过程,先后出台两轮绿色港口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高要求系统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所属1家单位荣获“亚太绿色港口”称号,1家单位荣获全国“四星级绿色港口”称号,3家单位荣获省“五星级绿色港口”称号。

江苏省港口集团持续攻关“双碳”课题,在岸电建设、流程化改造、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方面取得了成效。集团全面推广岸基供电设施,建成岸电施121套,总供电容量2.3万kVA,分布在所属港口70个泊位,岸电覆盖率达100%,其中,干散货码头岸电供电量居全国沿海码头第一名。苏州港张家港港、镇江港6号线等散货流程化改造相继投入使用;南京港新生圩港区、苏州港扬子江港务、镇江港3-5号线流程化改造稳步推进中。扬州港、太仓港等4家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建成面积约10000平米,南京港、苏州港、镇江港、常州录安洲码头光伏建设项目均已开展。

让“绿色”能源在港口生产中唱主角,江苏省港口集团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太仓港相继投入电动堆高机等电动作业车辆。相对于传统的内燃动力,电动堆高机采用电驱动等先进技术后,具有提速快、噪音级别低、维护成本低的特点,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的操作环境。在续航方面,电动堆高机具有超大容量锂电池储存的电力,充电1.5小时可以连续作业10小时,满足港口高强度作业需求。

今年2月,由江苏省港口集团所属江苏远洋试点承建运营的全省首艘内河纯电集装箱船——“苏南120TEU纯电集装箱船”正式开工建造。“苏南120TEU纯电集装箱船”采用纯电力推进,可装载120个标准集装箱,设计充分考虑航道的通过性,是符合京杭运河三级航道航行标准且装载集装箱数量最大的首制船型。该船实现了空间布局的优化升级,配备高安全性、大容量、可移动的20英尺标准集装箱式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续航力220km,设计符合《内河绿色船舶规范》(2020)。同时,该船可以通过在预定港口更换电池集装箱形式实现电池更换,便于利用峰谷电差价储能,进一步增强经济性,采用的“即插即拔”式换电模式,单次换电作业时间仅需20分钟,减少了传统充电耗时时间较长的不利因素影响,利于后期推广扩展。

与此同时,江苏省港口集团正在推进“零碳港口”建设,旗下镇江港金港分公司“零碳港口”建设进入前期调研阶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