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近年来,新沂农商银行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普惠金融、做实惠企纾困等方面充分发挥“红色引擎”作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提升,先后被省联社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考核先进单位”等。
“党建+乡村振兴” 优化服务“三农”新模式 一是顶层设计“领航掌舵”。该行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把服务乡村振兴摆在突出位置,董事会专门设立“三农”与战略发展委员会,提高三农战略决策水平;经营层制定支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成立工作组、制定时间表、划定路线图、明确责任人;设立三农金融部和特色支行,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支持乡村振兴提供更加专业化服务。二是多措并举“靶向施策”。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持续开展结对共建,选派60名优秀客户经理赴行政村挂职,选拔21名优秀年轻干部赴镇级团委挂职,开展阳光信贷“整村授信”提档升级工程,阳光信贷预授信客户数增至17.06万户,预授信总额达166.40亿。三是供给侧改革“开对方子”。践行“金融惠民”初心,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对时集水蜜桃、阿湖葡萄、棋盘蓝莓等为代表的“甜蜜产业”以及草桥鲜切菊花、新安花卉苗木为代表的“美丽产业”靶向支持;对辖内2307户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建档、评级、授信全覆盖,不断提高服务覆盖率、便捷度。
“党建+普惠金融”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创新惠农产品“量体裁衣”。该行牢记普惠金融的使命和责任,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全周期、精准化惠农产品“组合拳”,推出美好家园贷、新青创业贷、电商贷、流量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等20种惠农系列产品,有效提高农户获得信贷支持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二是生态场景建设“亮点纷呈”。该行争做普惠金融的践行者、领跑者,积极打造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生态场景,与医院、学校、社区共建“智慧医院”“智慧校园”“智慧社区”,与人社局、医保局共建“社保金融超市”“15分钟医保服务圈”,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更高效、更贴心的民生服务。三是深化服务创新“新招迭出”。该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成立科技创新“项目攻关组”,基于数据分析打造智能化营销平台,荣获中国电子银行网金融数字科技创新大赛数字普惠创新奖;建立商户联盟圈,有效提升收单产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完成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规范化升级改造289个,实现了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年均服务客户80余万人次。
“党建+惠企纾困” 打好稳住经济大盘攻坚战 一是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该行党委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成立8个企业服务小组,领导班子成员任组长,对300余户“专精特新”企业“一对一”上门走访,新增企业贷款户数53户;各支行成立35个“大走访送服务”专班,对1253户企业、7934户个体工商户进行走访对接;单列4亿元信贷计划,专项用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等行业;为35名客户办理延期还本付息,涉及金额超6000万元。二是减费让利“雪中送炭”。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625名客户下调利率,涉及金额3亿元;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建立快速审批通道,简化业务流程,降低贷款利率,2022年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0.11个百分点,累计让利超5100万元;减免个人及企业客户转账汇款手续费、单位账户开户手续费及各种工本费9.98万元。三是特殊群体“有的放矢”。抓好脱贫人口、康复人口、下岗再就业、妇女创业、大学生村官等政策性贷款的投放,努力满足农村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积极与人社局、财政局、人民银行等部门合作,加大对就业创业的金融支持。2022年以来,共为3000余创业者提供4.56亿元创业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