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公布我省城市更新第一批试点项目名单,盐城交投集团负责实施的盐城市湿地博物园和湿地博物馆建设成功入选为省城市更新第一批试点项目,并获得省级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全市仅有四个项目入选。
“最好的保护就是再利用。”为城市留住记忆、为发展增添活力,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2020年2月盐城交投集团在原火车站现有框架基础上,结合盐城红色文化、湿地文化特色,统筹规划湿地博物馆地块开发,并将高铁线东侧堆土场与周边河道及防护林建设成湿地博物园,形成全面展示地区湿地保护成效的开放平台。
湿地博物馆是全球首个全面展示黄海湿地生态区域自然人文的主题馆,在保留老火车站10300平方米拱形建筑的基础上,将原二层楼面上局部增加为三层,增设一、二层的夹层,共增加7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同时结合沿海湿地文化,引入了丹顶鹤飞翔元素,改建为大跨度钢结构建筑;保留老火车站室外人行天桥、站台雨棚及原有铁轨,在博物馆室外放置老式蒸汽机车、内燃机机车、新式动车等,让保护与传承有机结合,充分展示城市湿地文化。湿地博物馆展陈面积约6600平方米,馆内主展区分为海陆天成、天际旅程、河海交响、湿地家园、全球使命中国担当五个主题,向观众全方位展现了黄海湿地生态空间以及盐城人民为生态保护所做的努力。
作为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空间蕴含着历史人文特质,在文脉传承中起着关键作用。湿地博物馆地块开发时秉承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的理念,尽可能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和城市设施并加以改造利用,原址改建的湿地博物馆、湿地博物园、会议中心与正在建设中的酒店,既是相对独立的单体建筑,又隐含了“候鸟迁徙”的意蕴,这是对盐城新的城市文化意象的诠释。从博物馆的展翅、站台公园的换羽、到酒店的归巢,与曾经的火车站实际意义相通,人们会记得这是曾经出发和回家的地方,也让人们记住乡愁的主题。湿地博物馆与湿地博物园有机地组成了丰富而直观的室内与室外、虚景与实景、人文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湿地生态和文化景观。
下一步,盐城交投集团将通过推进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建设、优化项目组织协调、加强空间整合和时序衔接、倡导“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进一步提升完善湿地博物馆、会议中心及酒店的各项功能,努力探索城市更新工作机制、实施模式、政策措施、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等一套方法路径,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交投经验”,着力打造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的城市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