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月7日,南京海事法院与省港口集团举办人才培养合作协议签约暨海事司法实践基地揭牌活动。省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孙效增,南京海事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花玉军,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明致辞,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关永健,江苏省港口集团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党委委员徐敏,南京海事法院二级巡视员闵星出席活动。揭牌活动由关永健主持。
陈明在致辞中表示,省港口集团将充分发挥南京海事法院的专业优势和集团的实践应用优势,切实用好建好实践基地,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力争打造三个高地:一是打造“院企合作”新高地。双方要在港口金融、综合物流、国际多式联运、长江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深化合作,建立决策会商机制,定期分析解决风险隐患及突出问题、发布典型案例、撰写司法建议,帮助集团规范港航企业运行秩序,提高风险防范,将南京海事法院与集团战略合作打造成为“院企合作”典范。二是打造“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融合”新高地。双方要围绕海商法等理论知识和集团实际生产经营中发生的案件,共同对多元素叠加、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开展“解剖麻雀”式研究,实现司法实践与学术研究共同繁荣和发展。三是打造法律人才高地。共同致力于创新型、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通晓国际法律、熟悉港航物流法规、善于处理复杂案件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努力将司法实践基地建设成为理论实践互动的有益平台、海商法律研究的创新载体、航运人才荟萃的战略基地。
花玉军在讲话中表示,海事司法实践基地的正式启动,是院企合作加强法治人才培育的探索实践,对于提升海事法院队伍的综合能力,助力港口企业的法治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聚焦“实”,建强人才培养基地。参训干警要珍惜锻炼平台,主动进企业、上码头,积累航运贸易知识,与省港口集团的同志们一起开展理论研学、案例研讨等,让院企协同育才的名片越擦越亮。要聚焦“用”,精准护航发展大局。参训干警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及时了解港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难点及行业最新动态,准确掌握最新海事司法需求,及时优化司法服务举措,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海事司法服务大局贡献度。要聚焦“融”,做好协同治理文章。南京海事法院将与省港口集团一道,增进多维度、广覆盖的良性互动,为推动江苏从港口大省加快向港口强省迈进提供海事司法保障,共同推进我省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
孙效增主任就加强双方合作与海事司法实践基地建设,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坚决扛起服务大局新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以专业人才培养为抓手,积极探索“海上枫桥经验”,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共同推进新征程上航运经济转型升级,为涉海领域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坚持目标导向,积极探索协作育人新机制。充分运用海事司法实践基地平台,定期开展业务研讨、学术沙龙、人员交流等活动,不断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协作的培养机制。三是立足优势互补,协同打造人才培养新样板。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资源共享,注重协调联动,深化院企合作,共同擦亮海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培养新路径,着力打造江苏法院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样板。
活动中,第一期海事司法实践培训带教老师及学员分别进行了发言。
南京海事法院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干警代表,江苏省港口集团总部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部分在宁所属企业的主要领导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