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挑灯夜战,人歇机不歇……连日来,江苏农垦垦区坚持“抢”字当头,强化农机具组织调度,与天抢时、与雨赛跑,昼夜抢收小麦。6月11日,垦区小麦机收作业圆满收官,“丰收在望”真正转化为“丰收到手”。
与雨赛跑,抢晴天、战阴天,“抢收”是今年麦收的关键词。6月10日12时,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本部3.3万多亩小麦抢收结束;下午4时,三口外拓基地3200多亩小麦抢收结束,这标志着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近5.6万亩夏熟作物收割任务全部完成。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采取人停机不停的方式,昼夜奋战全力抢收小麦。抢收期间每天深夜,各生产区的小麦地里,一辆辆收割机交替穿梭,在车灯的照射下,田间地头,人头攒动。新洋下沉生产一线,分片到5个生产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现场指挥调度,协调机械人力,仔细督导检查小麦抢收、夜收质量检查、安全生产、场头运转以及粮食烘干等工作。6月11日中午,随着最后一车粮食从地头运出,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20万亩小麦抢收任务圆满完成。自6月6日“开镰”收割以来,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强化机械调度,统筹人员安排,小麦在雨前全部顺利登场。为避免后期不利天气造成小麦损失,黄海组织200余台收割机争分夺秒、昼夜抢收。苏垦农发东辛分公司为加快12万亩小麦抢收进度,动员组织农机手歇人不歇机,争分夺秒、昼夜不停抢收小麦;建立“三夏”调度服务群,及时发布气象、机收进度、农机具需求等信息,保障麦收作业需要,做到粮食不到手,抢收不松懈。东辛农场公司本着全场“一盘棋”的理念,组织11个支农志愿服务队下沉到农发各个生产区,重点做好场面粮食翻晒、收场堆粮工作;成立百人应急突击队,不分昼夜开展巡逻值班,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守好粮食安全底线。经过四天三夜的奋战,6月11日中午,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小麦全部收割结束。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对38台大型收割机、15台小型收割机、85台运粮车统一精准调度。抢收期间,连续三天三次的雷阵雨、冰雹天气,给抢收带来严峻挑战。滨淮与时间赛跑,趁雨歇间隙,迅速反应,集中力量进行抢收,加快雨后小麦抢收进度,同时开足马力,人歇机不歇,昼夜连轴抢收。针对外拓基地实际情况,组织20台小型收割机对三个外拓基地进行抢收,保证了外拓基地同步完成抢收工作。
为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一方面是抢收,另一方面是加紧烘干,烘干能力的提升也是保障小麦丰收到手的重要因素。米业、种业烘干线全部启动。黄海1200T/D烘干线,宿迁2条烘干线并租用2条烘干线,自开镰以来烘干设备开足马力,日烘干能力达4000余吨,每天离场粮食1.2万余吨,极大地提升了场头周转率,为小麦大规模登场创造有利条件。苏垦农发东辛分公司用足用好烘干设备,将夏收7万吨库容全线投入运行,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将场面粮食运送至烘干线,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夏粮颗粒归仓,夏种夏管压茬推进。截至6月12日,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已种植面积近5万亩,其中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8万亩,水稻种植面积2.5万亩。连日来,苏垦农发弶港分公司50多台插秧机开足马力,不停地奔波在水稻田间,全力以赴推进夏插工作。截至6月13日晚,弶港近4万亩水稻已完成60%,预计6月20日全面完成栽插任务。各生产区以“高效、高质、高产、控本”为目标,围绕“争早、提质、精管、抗逆、控本、高效”的技术思路,抓细抓实管控措施。水直播立足于“早”,注重灭茬起浆环节及种子芽口要求,控制播量,提高播种质量,及时建立田间沟系,实现一播全苗、匀苗。机插秧狠抓平田整地质量与进度,做到平整一块、验收一块、合格一块。根据秧苗素质、品种特性及栽插时间,合理调整栽插密度,对插秧机实行不定时静态、动态检查,强化田间栽插质量监管,确保栽插质量达标,为构建水稻高产优质群体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