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入伏以来,江苏省各地区陆续迎来较强降雨,给汛期水环境治理工作带来较大挑战。面对雨情汛情,省环保集团所属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有限公司深入调查研究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四敢”精神,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先进的技术,谋划汛期水质监测与保障工作,全力守护碧水清流。
闻汛而动,确保安全
公司水环境技术团队根据不同河流水系特点和水质现状,对省内部分国省考断面展开“全覆盖”式巡查,建成汛期水环境监测、监控、应急、管理一体化平台,第一时间掌握水质变化趋势。6月,某“国考”断面频繁出现总磷超标现象,团队迅速开展了全方位溯源保障服务,并应用高光谱视频遥感、色谱质谱非靶向筛查、三维荧光水质指纹等新技术,构建从污染源到水体的污染排放联动响应,迅速锁定主要污染物。同时联合监测分析团队开展干流水质分段监测和支流支浜水质监测,全面排查水质超标的河段及支流。通过科技手段的加持,团队以最快速度锁定农业面源为本次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也发现了生活污水直排、工业污染监管不到位、水利调度方式陈旧等问题存在,针对汛期污染症结提出了系列专项建议,推动目标流域汛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寻根溯源,把脉开方
溯源监测是汛期水质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充分运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监控网络和智慧平台,及时掌握目标河流的支浜水质污染过程,利用现场溯源、污染源调查等手段全面精准定位污染来源,防范、化解突发水污染过程,并根据工作成果提出保障举措。为解决汛期全省地表水溶解氧浓度异常难题,公司以省内两个“国考”断面水质波动溯源研究为基础,精准识别目标流域重点断面特征指标时空分布与演变规律,分析典型河段特征指标的污染成因与沿程降解规律,探索水质波动与内源污染作用机理,科学追溯典型区域雨后溶解氧下滑成因。截止7月中旬,团队已累计交办排查问题12批次,交办问题80余项,为水生态环境问题隐患“把脉开方”提供技术支撑。
应急防控,多措并举
公司水生态环境技术、大数据分析、监测分析等团队密切协作,完善汛期防范水质波动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共享平台,及时共享降雨量、气象水文、排涝泵站开启、重点断面及泵站闸内水质等信息,加大会商频次,对可能影响水环境质量的极端天气及时预警。强化汛期应急值守,落实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工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措施。随着工作推进,汛期期间共助力地方防范、化解突发水污染过程6余次,建立了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为地方应对汛期突发水环境事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