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泰兴市国资办围绕完善国企治理“四梁八柱”,核定国企机构设置和员额总量,调整规范“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一企一策”制定综合考核办法,大力推进化工新材料集团创建和AAA信用创评工作,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逐步完善。下一步,泰兴市国资办将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聚力答好国企改革“谁来改、改什么、怎么改”新考卷,全力推动国有企业发展能级再提升。
答好“谁来改”的基础题,筑牢改革根基
秉持“人是推进改革的第一资源”的理念,推动国企转变未来发展思路、引育新型人才队伍,切实夯实国企改革工作基础。一是“变”思路。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组织市属国企负责人赴金融机构和先进地区学习国企发展先进做法,积极搭建政银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平台,推动市属国企破除思维定势、摆脱路径依赖,加速形成以市场意识、商业逻辑做决策、谋发展的思想自觉。二是“备”人才。把新型人才招引培育作为头版头条,一方面,实行“机关选优调任+市场公开招聘”机制,招引企业管理人才,充实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分类分层开展人才梯度培养,持续优化“国资讲坛”培训方式,创新建立银企挂职交流机制,推动国企干部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三是“管”队伍。推行国有企业新型经营责任制,岗位评估机制,内部人才流动机制,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相关制度,细化优化员工市场化退出标准和渠道,多措并举、奖罚分明,用活用足各类人才。
答好“改什么”的思考题,把准改革方向
紧扣提高核心功能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两大重点,推进国有企业完善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运营机制,努力在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上取得成效。一是提升现代管理能力。持续优化以公司章程为基础、以“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为总纲、以议事规则为框架、以业务管理制度为支撑的决策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集团总部内部管理,有力推动合规体系建设。二是提升服务发展能力。推动市属国企围绕“一主+两辅”主业体系,进一步优化投资管控、规范流程管理,加快建立“政府引导+国企引领+社会资本参与+金融机构联动”多位一体的募投体系,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攻关产业链发展“卡点”“堵点”,在推进建链、延链、强链、补链上发挥示范作用。三是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对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领域的监督检查,重点关注企业投融资、工程项目实施等经营行为,确保资金安全。同时,持续推进国有企业(融资平台)清理整合工作,加大对“四类企业”和“三类参股投资”的清理力度,建立“两非”“两资”识别预警机制和处置出清绿色通道,推动经营质态明显提升。
答好“怎么改”的实践题,推动改革落地
加快推进盘清基础上的整合利用,实现资产资源的最大化效用。一是做好资产盘活文章。推进“资产清查盘活提升年”行动,重点聚焦13类资产资源开展清查梳理,建立国有资产“数据库”。多元化开展资产盘活,按照“应用尽用、可售可租、能融则融”原则,盘活闲置资产、盘出沉默资产、盘整稀缺资产、盘融虚实资产、盘优低效资产,实现资产高效配置、有效利用。二是做好整合重组文章。推进国有资源资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企业间加快上下游垂直整合、同类业务专业化横向整合,支持国有企业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市场化并购重组内外部优质资源,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同类业务市场竞争力,加速构建以城投集团、交控集团、新材料产业集团为引领,主业更突出、核心竞争力更强的企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做好产业转型文章。聚焦市“123”特色产业图谱,引导国有资本加大对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到2025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比2022年提升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