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os怎么taptap登陆 > ios下载不了taptap
江苏交控深化“阳光救援”体系建设提升快速畅行体验感
发布日期:2024-05-21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江苏交控秉持“畅行高速路,温馨在江苏”的服务理念,持续推进“阳光救援”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江苏高速的营运管理水平和公众服务品质,推动“苏高速·茉莉花”品牌享誉业界、闻名全国。

驻点前置让响应“零距离”

“节日期间车辆救援,一定要注意安全和效率两手抓。大家在布置作业区的时候,务必要加密加长锥桶摆放……”今年“五一”假期,高管中心清障员陈琦和他的队友们又打赢了一场硬仗。

自2012年以来,江苏高速路网通行流量逐年增长,跨江大桥、重点干线道路饱和运行已经成为常态。面对全年近17万起的清障救援总量,江苏交控推行清障救援“分区、分段、分点”网格化管理模式,参照60-90公里间隔或按管辖路段设置清障大队70个、常驻救援点173处,平均作业半径约27公里,全网配备清障车、吊车、辅助车等各类清障救援车辆1000余辆,实现了30分钟到达率超过99%的救援效能。

除此之外,江苏交控按照大流量分级管控响应级别,将救援力量前置到收费站、服务区、交通枢纽等关键位置,确保快速出警,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施救作业。早在2018年春运,国内首个高速公路主线救援驿站就亮相沪宁高速无锡段,“目前,我们在沈海高速苏州段、江阴大桥、苏通大桥等重要节点先后建成28处‘港湾式停靠带’和‘救援驿站’,实现超大流量路段应急响应零距离。”省指挥调度中心副主任张浩提到。

大队间相互补充、驻点间彼此补位、辖区内资源共享、驻点内动态救援,这一套来源于实践的闭环管理体系让清障救援由“严防死守”转变为“联动出击”,清障车辆联动出警次数提升13.25%,平均清障救援时间减少5.6分钟,放空率降低34.23%。

科技加持助力分秒之争

高速公路清障救援的快速有效,既取决于救援力量的精干充沛,更取决于事件响应的迅速准确。

4月30日,沪宁高速丹阳收费站无人机无人值守机场,“空中巡航员”轻装上阵,对沪宁高速镇江段上下游重点路段、重要节点进行交通巡逻。

当前,社会公众自驾出行意愿较高,高速车流不断攀升,高位运行的态势与安全畅通的需求并存,路网清障救援压力陡增。类似“空地一体”道路巡查这样的新模式,成为江苏交控提升清障救援效能和道路保畅水平的新方案。“无人机巡查效率高、巡查范围广,而且还灵活机动,对于事故的快速发现、喊话快处、车辆引导都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宁沪公司指挥调度中心负责人王睿介绍道,“我们在沿线易拥堵路段、服务区外场建立了10个这样的无人机无人值守机场,大大提升了节日期间的事故发现率和处置率。”

近年来,江苏高速公路持续推进路网视频加密、高清化改造和云平台建设工作,主线道路视频监控点间距甚至减少到500米-600米。江苏高速自主研发智能平台“高速大脑”,能够精准预测和提前预警路网运行状态,对科学统筹救援力量、做好管控和救援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除了主动感知突发事件,畅通驾乘人员寻求帮助的信息化渠道也尤为重要。在“江苏高速”微信公众号,“苏高速·茉莉管家”能够以一张简图的形式提供信息全方位查询服务,使驾乘人员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一键可视”“一键救援”“一键导航”“一键支付”等多项服务。

东部公司指挥调度中心主任周杰提到:“我们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在道路救援保畅中,能够实现司乘人员、96777、调度中心、清障大队等涉及多方、统一内外的接警通话功能,提升了道路事件应急处置效率。”

“阳光救援”在细微处显真章

去年以来,交通运输部部署安排了“阳光救援”行动,切实为公众提供更加阳光、透明、便捷、高效的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

针对社会公众对事故处理时效的要求,江苏交控联合公安交警、交通执法等单位,对轻微交通事故推行“首到快处”机制,配套建立44个一站式轻微交通事故快处理赔点,方便事故车主至就近的快处理赔点办理相关手续。

出警时需从山东岚山收费站调头绕路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赣榆港收费站清障救援驻点的队员,加上G15沈海高速山东段改扩建施工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救援到达时间长达25分钟。今年2月,江苏高速首个跨省清障驻点——G15沈海高速岚山收费站(山东高速日照公司辖区)正式启用,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将到达时间压缩至原来的一半,大大提升了省界清障处置能力。虽然25分钟的到达时间完全符合现行的高速公路清障救援相关指标,但对类似细微问题的“各个击破”,不断推动了江苏高速保安保畅工作的精益求精。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因“里程焦虑”寻求救援帮助的突发情况不在少数。春运期间,沪宁高速无锡段清障员袁明华就收到了一车草莓的“补电求救”。“我们随车都配有便携式新能源车快充线,结合多功能清障车随车配备的350V发电机,可以组成一个移动的‘充电宝’,为缺电车辆提供临时补电服务”,袁明华介绍道。

开展电车清障方法研讨、试行平板翻车法、研制托牵车辆便捷式轮胎固定装置、改造平板清障车的辅助轮支架、升级清障操作构件……从扬子江公司清障队伍的创新技改中,折射出江苏交控清障救援队伍的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能力。截至目前,全系统1600余名清障员分批次接受了清障业务技能实训,并取得道路清障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了清障员职业发展与高速公路保畅救援的双赢局面。在首届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技能大赛上,江苏交控代表队不仅获得团体亚军,更是勇夺大赛全部三项技能竞赛一等奖,充分展现了这支救援队伍精湛的应急救援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车畅于路、人悦其行、物优其流、数实相融”,江苏交控第二次党代会报告描摹了世界一流高速路网建设的美好愿景。面对全国“一张网”格局下的路网保畅新形势,“橙色铁军”必须要成为一支内外兼通的重要力量,“于内”从管理机制到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于外”推进省内外、各部门的协同共管,让清障救援牢牢贴上专业化、机动化、信息化的标签,让“阳光救援”带来的快速畅行体验感如影随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