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今年以来,通州区国有资本管理中心以提质量、增效益、防风险为出发点,认真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职责,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从五个方面不断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加强经营预算监管。指导国有公司在开展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坚持效益导向,客观分析市场,进行2024年度企业经营预算目标编制,要求公益性项目确保提升服务质量及保障水平,完全竞争类业务的收入、利润增长跑赢全市GDP增速,力争比上年增幅不低于10%,房地产板块业务强化投资管控,密切关注市场行情,确保投资收益覆盖资金成本。
加强大额资金监管。严格落实大额资金日常管控要求,按月组织企业编制大额资金计划,加强单笔5000万元大额资金日常监管,重点关注计划外资金支出以及资金流动的安全性,累计审核五家国有企业上报的资金支出计划约152亿元,切实降低资金风险隐患,筑牢国有资金安全防线。
加强项目投资监管。深度参与投资项目前期审核,指导企业更精准地完成资金平衡测算,探讨研究供水安全等工程投资从单个项目看收益调整为从3—5年总体项目规划测算平衡方案。加强项目投后监管,组织对混改项目进行投后分析,及时根据市场经济环境调整运营方案,对规模小、利润低的投资企业研究提出应对举措,必要时清退,持续瘦身健体。
加强类金融业务监管。监督国有公司围绕制度设计、基金设立等10个方面,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投资决策体系和监管机制,确保基金规范有序运行;密切跟踪担保公司、转贷公司存在潜在风险的业务,做好应急预案、完善资产保全措施,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围绕“全面理清、重点查清、重点盘清、逐一摸清”目标,多渠道多维度广泛收集相关数据信息,确保资产摸排见底,同时按照“边清查、边盘活”的原则,区分可迅速盘活资产、分期整改资产、挖掘效益资产,实现国有资产应盘尽盘。根据前期盘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资产,科学合理分类,形成国有企业盘活利用具体任务、措施及阶段目标分解清单,积极探索盘活路径,实行清单式督导,限时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