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伴随着机械轰鸣声,广靖锡澄高速路面中修工程正式拉开帷幕,驻足远眺,夜间施工现场一派“大干快干”的繁忙景象尽收眼底。
此次路面中修,主要针对江阴至靖江高架路段,对单车道路面处治2435m,预计投入施工人数56人,使用大型机械设备52台。鉴于广靖锡澄高速在区域交通中的重要地位,江阴大桥过桥流量仍维持在日均10.4万辆的高位,其中货车占比更是超过30%,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交通出行的影响,扬子江公司江阴大桥管理处充分贯彻江苏交控“社会零影响、预期零改变、环境零触动”的养护理念,持续打造“夜间”集约化施工模式,全力推动各项施工项目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项目,贵在谋划。紧密协同调度分中心对施工路段小时流量、一周小时流量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精准安排每段工程的施工时间、精心制定特殊桥梁部位维修方案,确保施工保质保量完成;及时召开“一路三方”集约化养护联席会议,联合高速交警、交通执法按照“一点一策、一堵一策”思路,分重点时段、重要区域精细策划交通组织方案,明确实时启用应急车道、灵活调配交通管制、渠化分流等措施,通过一系列详尽的安全保障措施与交通管制,全方位保证施工安全和出行畅通;充分利用路段内情报板、收费站站前屏提前发布施工预告,引导公众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避免拥堵。
细节,重在落实。高质量的施工,必须确保每一处细节,管理处采用精细化设计理念,通过现场勘查与检测,对路面病害进行精确诊断,针对不同路段特点与需求,并结合历史养护数据、实际路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多项定制化施工修复方案,比如:对于性能较差的沥青路面,采用铣刨重铺的方案进行深度修复与养护;对于抗滑性能不足的路段,采用抛丸处治技术进行抗滑性能提升;对于高架桥梁铺装病害,将进行动态设计与精准修复,为最大限度提高桥面铺装面层间的粘结性能,设计采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代替传统的水性环氧粘层。通过“针对性、定制化”的方式,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质量,赢在把控。管理处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司、管理处、施工方、监理单位”四级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材料进场到施工验收,均需经过严格报验报审,严格按照“自检、抽检、复检”的要求,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层层验收、层层把关的方式,确保每一步施工都符合规范要求;对于不合格的施工部分,坚决要求返工整改,直至达到合格标准。同时,针对“夜间施工”期间,路面维修、桥梁伸缩缝维修、中分带绿化保洁等“专项+日常”的集约化施工情况,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强安全监管力度,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迈小步、不停步、天天都有新进步。”今后,扬子江公司江阴大桥管理处将通过科学化管理、现代化手段等措施,持续探索“近零感养护”,进一步提高路桥养护水平,不断丰富“苏式养护”品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