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os怎么taptap登陆 > ios下载不了taptap
京沪公司:数字化转型,为建设“世界一流高速路网”蓄势赋能
发布日期:2024-07-29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京沪公司积极贯彻江苏交控数字化转型提升行动部署,抢抓参建“国家首条车路协同智慧高速”的有利契机,一体推进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运营管理体系、一流路桥管控品质建设,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的深入锻造。

今年上半年,京沪公司收费站实现云收费机器人100%覆盖,10个收费站布设预交易门架,出口通行效率提升14.8%;京沪高速沂淮江段在流量同比增长60%的情况下,百万辆车交通事故率较改扩建前未升反降,数字化转型赋能“平安高速”初显成效。

平台建强,提升基础设施之“质”。统筹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将数字化建设与改扩建基础设施建设相融合,为数字化转型夯实底座基石。建设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将新基建理念融入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完成了视频加密工程,按照每7公里1块门架情报板、2公里1块路侧屏标准,建成路段智能信息发布系统;建成千余平方米的新型数据中心,打造“高速云”北网节点;在传统基础设施上布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感知设备,打造“车、路、云”全方位融合的路网感知体系,推动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提质升级。打造数字运营管理平台。依托江苏交控“高速大脑”的顶层设计,面向路段治理打造智慧决策中枢,搭建数字化运营管理架构,通过数字孪生和二维视图展示交通流量、调度指挥、清障救援、收费服务、服务区经营、设备运维等核心指标数据;并结合路况、气象、流量、计划类事件、突发类事件、交通管制等数据的融合分析,形成了交通拥堵、收费站、服务区的预警业务场景,为管理服务提供辅助决策。构建运营管理“数据中枢”。依托江苏交控数据中台、汇聚京沪自有系统业务数据、设备感知数据、互联网数据,构建运营管理的“数据中枢”。截至目前,云聚平台已完成14个业务系统接入,每日接入约11万条数据,累计形成数据资产1074万条,数据有效率95%以上。同时,云聚平台累计提供51个接口,为10个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服务,持续提升业务赋能能力。

数据赋能,激活运营管理之“策”。推进数字技术与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突出数据赋能,搭建“预、控、管”三维数字运营模式,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运营策略。探索智能预警预防。创新关联AI事件检测与情报板发布,实现了车辆故障、交通事故以及大流量拥堵等重要道路事件经AI事件检测发现同时,自动形成情报板预警信息,调度指挥人员核实无误后,可一键发送。将有效数据和信息服务于出行大众,解决了数据和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避免形成“信息孤岛”现象。目前,“事件感知-核实分析-信息发布”业务流程耗时已压降至10秒级,有效提高了异常事件处置速度。累计事件监测4.1万起,发布预警信息1.3万条,有效减少次生事故发生。强化涉路作业管控。充分发挥全程视频加密作用,实现对养护施工、清障作业等涉路作业现场的全量化监管。上半年,发现作业区设置不规范、作业操作不当等115起问题,并督促整改,强化事中“控制”。推动数字驱动管理。依托数字收费、数字调度、数字运维等业务应用平台,实现调度、清障、收费、值机等4个岗位人员业务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挖掘,构建4类81项关键评价指标,输出员工个体和岗位群体的“数字画像”,更加形象、全面、易懂地呈现综合评价结果,激励员工提升整体工作效能。

流程重塑,增强业务管控之“效”。聚焦主责主业,通过流程重塑推动数字转型升级,推动业务管控提质增效。数字稽核赋能业务协同。从“一张网”常态化收费运营管理需求出发,以一体化思维,融合收费、值机、稽核业务,挖掘收费数据价值,提升主动稽核能力,推动收费稽核业务流程协同。编制恶意屏蔽、疑似甩挂、省界稽核、货车异常、假冒绿通等稽核策略,保障通行费颗粒归仓。数字监管推动整改闭环。研发数字化运营监管平台,通过对视频图片、信息系统操作等要素分析,实现营运业务数字化闭环监管,打破“人找事”难题,实现算法驱动的“事找人”,直观、快速定位业务薄弱环节,问题整改闭环率由72.6%提升至94.42%。数字清障助力道路保畅提效。探索清障智能设备建设,通过增加智能车载终端、物联网感知设备等,实现了车库卷闸门远程一键开启、清障车远程一键启动,清障车辆实时定位、现场动态感知、语音实时交互,推进清障救援数字化提升,实现清障救援全程监测、全程管控、全程评价,清障救援15分钟到达率65.47%,30分钟处置率77.64%,1小时处置率98.9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