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交通企业协会发布《交通企业社会责任(ESG)报告评级结果和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现代路桥《“近零碳”养护技术助力建成绿色高速公路》成功入选卓越案例。
现代路桥始终瞄准“建强自主可控的交通建养产业链”目标,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一是加强绿色低碳产业布局。立足交通建养产业,推进公路养护、交通建设、养护基地、智能建造、施工材料、设备制造、长大桥隧七大产业绿色转型,优化传统施工的产品结构、用能结构、原料结构及施工工艺,推广绿色低碳养护技术及材料,积极打造“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智慧环保型养护基地。二是加速能源结构转型。推进养护机械设备及公务车辆能效升级、油换电/气工作,利用风光互补能源形成多种能源供应形态,引入光伏系统实现办公电力自给自足,就近大规模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积极参与绿电交易,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三是深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探索沥青路面高效再生技术,实现资源“近零浪费”;开展常温铺装技术与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实现大气“近零污染”;研发微纳米复合注浆等微创修复技术,实现结构“近零扰动”;开发抗滑磨耗层技术及配套材料,实现质量“近零影响”。四是推动管理模式创新升级。优化组织管理,加速集中养护、智慧养护、快速养护、绿色养护、长周期养护等现代养护模式升级,推广智慧化管理、无人化施工,实现“苏式养护”绿色化发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开展ESG活动,提升员工节能减碳意识,鼓励员工形成绿色生活及工作方式。
目前,现代路桥已成功获批建设江苏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企业、江苏省高速公路绿色养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固废精细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并且获得省部级奖项21项、标准14项、省级工法4项、知识产权184项,成功自主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等10项。
未来,现代路桥将充分发挥“双碳”试点企业以及研究中心建设优势,积极探索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系统化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制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