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交控交通建养产业链发展进程中,京沪公司与江苏高养以“机械化+零碳”双核战略破局立新,共同打造的高邮养护工区历经三年转型升级,构建起机械高效、绿色零碳的现代化养护体系。
高邮养护工区以往依赖“半机械化+人海战术”,以30余人团队服务79公里路段。工区转型后,锚定“83210”机械化创建目标(机械化率80%、用工减少30%、效率提升20%、成本降10%、责任事故为0),形成覆盖全场景的智能装备矩阵,实现了从传统人工养护向现代化机械养护的跨越:智慧巡查车实现病害识别准确率提升40%;涡喷吹雪车实现除雪效率达人工20倍;自动锥桶车让布设效率提升5倍,此外,还配备了包括桥下视频监控系统、高速清扫车、车载式侧平剪一体机、热再生养护车、全自动标线划线机、仓储行吊系统等智能化设备,覆盖巡查检查、绿化养护、路面维修、物资装卸作业等多个领域。如今,工区人员队伍23人,人均管养里程较传统模式提升3.4倍,机械化利用率达到93.5%,机械作业占比达到94.46%。
在工区料仓屋顶与车棚之上,858块光伏组件构建起了506.22kW的绿色能源网络,,所发电量用于养护工区日常运营,余量上网。作为江苏交控首个“零碳养护工区”,经测算,项目25年运营期内平均年发电量预计为45.13万千瓦时,可实现绿电自洽率达100%,绿电消纳率达55%,绿电替代率达55.16%。同时,工区自主研发的电动化改装设备使绿化养护碳排放归零。对比传统柴油设备,工区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270吨,相当于种植1.5万棵树木的固碳效果。
工区以创新实践回应时代命题,结合“十四五”公路养护发展纲要,针对传统养护机械化不彻底、安全隐患大等行业痛点,积极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创新构建“制度铠甲”,40项管理制度与14项安全规程编织出责任事故“零记录”防护网;点燃创新引擎,产学研融合催生12项专利技术,车载式喷洒除草设备等创新成果使作业效率提升400%。
作为江苏交控养护机械研发试点基地,工区已形成“问题从现场来、方案到现场试、成果在一线用”的良性循环,未来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打造现代化、绿色化的养护新模式。